當很多人認為在網上寫自己的私人事個人感情,是有暴露狂傾向,或自大狂妄,認為任誰都會愛上自己的自戀狂患者時;我卻說:「我很樂於跟網友見面。」
然後,當所有父母都擔心兒女在網上胡亂交友,又說女孩子們在網上誤交損友而失身的報導甚囂塵上,囑咐甚至嚴禁兒女在網上認識朋友時;我卻教我女兒如何跟網友相約,又如何從細微小節裡觀察他們,如何在心底裡打分。
這個多星期中,為著一個公關的工作項目,我得跟一位藝人聯絡人緊密連繫;因為進度緊湊,籌備上多番修改,因著現代通訊科技,我們開始了上至「早晨…」,下 至:「妳還沒下班…」又或:「…沒事,自己事業,沒上班時間,又何來有下班…」,又或:「…這些妳也懂啊,真難得!」這類早跨越了工作溝通。
結果某一天,我一直在辦私事和被改了行程而處於等待會客中間的時間隙中,一直跟她東拉西扯的交流著,一些日常瑣事。我告訴她我原先的專業,和往下而來的目標和願望。 然後,提到了我的博——「別緻BEE」。
她急不及待去翻我文章,我卻說:「別急,有千多篇文章,也不見得每章精彩絕倫。」
可是,很快地見她回應:「啊!妳要是能把從前工作中的歷煉,融匯現在的工作,肯定是無敵的底子。」我暗中笑了,這是她表達了,在短短時間中,已速看了我好多篇工作記事了。 她說:「感謝您跟我分享那麼多。沒想過大家還沒見上面,妳也願意跟我分享那麼多寶貴經驗,讓我學了很多。」
「沒這樣的事;要不是那些天妳在跟我交流時總會有禮的問好,用虛心的、誠懇的態度,我也未必這樣就跟你像交上了不少日子一樣的朋友般自然舒服。」
還沒見過面,其實並不是要點。
這是新時代交友的改變,可是這並不是說在網上交友,已經再沒危險;自然,我向來也有說,天天見面的同事,又幾個真的認識對方?認識不在於是否見過了,只是,也得要從很多小節中作測量和判斷。
讓我在下一篇文章【那些年博事—就當被騙吧】中,記述兩年前一位讀我博文章的已移居海外多年的網友,認為我可以當她在港一位乾兒子的明燈,專誠來電,希望我能跟這少男一點開導。結果,我跟這男生作了個很長的電話會談……